对乙酰氨基酚片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退烧止痛药,能有效缓解感冒发烧、头痛牙疼等不适。通过调节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产生来发挥作用,减少引发发烧和疼痛的信号传递。

联系我们

作用功效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用的退烧止痛药,能有效缓解感冒发烧、头痛牙疼等不适。通过调节体内某些化学物质的产生来发挥作用,减少引发发烧和疼痛的信号传递。

特别适合应对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高烧,也能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症状,比如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使用时需注意每日最大剂量,过量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

700x700.jpg

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用来缓解哪些症状?

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也可以缓解轻中度的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等。

对乙酰氨基酚还有什么其他用途?

还可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或不适干应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如水痘、血友病及其他出血性疾病(包括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以及轻型消化性溃疡及胃炎患者。

用前须知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应用本品时须同时治疗疼痛或发热的病因。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切勿自行随意用药。应尽量避免合并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或其他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氨酚伪麻美芬片、酚麻美敏片、氨麻苯美片、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以避免药物过量或导致毒性协同作用。

用药期间应禁止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品。

哪些人严禁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对本品或制剂中其他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以上人群使用本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加重病情,因此以上患者禁用本品。

哪些人需要谨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患者慎用。.

对阿司匹林过敏者慎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严重肺部疾病患者慎用。.

有溃疡性大肠炎、克降氏病史者慎用。.

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史者,有心力衰竭史者慎用。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慎用

重度血容量不足患者慎用。

老年患者慎用。

以上患者使用本品存在加重病情的风险,应慎用本品。使用本品前若您存在以上情况,如您确需使用的,应密切关注身体情况,如有不适,请联系医生采取及时的医疗指导和必要的治疗;如医生在权衡风险后确需使用的,应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随时准备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

特殊人群能否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如果您已经怀孕或计划怀孕,请及时告知医生并咨询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儿童:儿童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用药。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前请咨询医生。

若您正处于孕期、有怀孕计划或正在哺乳,请务必及时向医生说明情况,并寻求医生的专业建议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乙酰氨基酚与哪些药物会有相互作用?

长期饮酒或应用其他肝药酶诱导剂、尤其是应用巴比妥类或其他解痉药的患者,长期或超量服用本品时

发生肝脏毒性反应的风险增加,应提高警惕。大量或长期应用本品时,因可减少凝血因子在肝内的合成,可增强抗凝药作用。因此,联合使用抗凝药时,后者用量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进行调整。详情请咨询医生。长期大量(如每年累积用量至1000g,应用3年以上时)与阿司匹林、其他水杨酸盐制剂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时,可明显增加肾毒性(包括肾乳头坏死、肾及膀胱癌等)的危险,应提高警惕。与抗病毒药齐多夫定合用时,由于两药可互相降低与葡糖醛酸的结合作用而降低药物清除率,从而增加毒性,应避免合用。

本品与氯霉素合用,可延长后者的半衰期,增强其毒性。

二氟尼柳可使本品的血药浓度增加50%,因此可增加本品的肝毒性,应提高警惕。

本品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发生药物间相互作用,因此,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并将您所有已确诊的疾病及正在接受的治疗方案告知医生

用法用量

用药前请咨询医生,切勿自行随意用药。需要提醒的是,不同人群的用药量存在差异,儿童、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服药期间不建议同时服用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避免重复用药带来的风险。

退热镇痛成人,一次0.3-0.6g,每4小时一次或一日4次;一日量不宜超过2g。肌肉注射,每次0.15-0.25g

对乙酰氨基酚有哪些剂型或规格?

·对乙酰氨基酚片:0.1g;0.3g;0.5g。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1ml:0.075g;1ml:0.15g;2ml:0.15g;2ml:0.25g。

对乙酰氨某酚泡腾片:0.3g;0.59。

对乙酰氨某酚泡腾颗粒:0.1g;0.5g.

对乙酰氨某酚口腔崩解片:0.125g;0.16g

对乙酰氨基酚颗粒:0.1g;0.16g;0.25g

对乙酰氨基酚胶囊:0.3g。

对乙酰氨基酚干混悬剂:1.01g:0.3g。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100ml:3.2g.

对乙酰氨基酚凝胶:5g:0.12g。

对乙酰氨基酚栓:0.15g;0.3g.

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0.65g。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2.4%;3.2%。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15ml:1.5g(10%)。

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80mg;160mgc

对乙酰氨基酚滴剂:15m1:1.5g(10%)。

对乙酰氨基酚的具体用法是什么?

对乙酰氨基酚片

用于退热镇痛:成人一次口服0.3-0.6g,每4小时一次或一日4次;一日量不宜超过2g。退热疗程一般不超过3日,镇痛不官超过10日。详情请咨询医生。

骨性关节炎常用量:成人常用量一次0.65-1.3g,每8小时一次,一日最大量不超过4g,疗程按医嘱。12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记:2-3岁,一次160mg;4-5岁,一次240mg;6-8岁,一次320mg;9-10岁,一次400mg;11岁,一次480mg。每4小时或必要时服1次。详情请咨询医生。

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

·口服。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一次1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每8小时一次,24小时不超过3次。

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口服用药,用药时将药液滴入口中,或溶于约20倍体积的水中摇匀后服用。·12岁以下儿童用滴管量取,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kg) 每次用药量(ml)

1-3 10-15 1-1.5

4-6 16-21 1.5-2

7-9 22-27 2-3

10-12 28-32 3-3.5

对乙酰氨基酚凝胶

·口服,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kg) 每次用药量(ml)

1-3 10-15 1

4-6 16-21 1.5

7-9 22-27 2-3

10-12 28-32 3

对乙酰氨基酚栓

·本品直肠给药。用药时洗净双手及肛门,将栓剂推入直肠。

成人一次0.3g-0.6g,一日1-2次;3-12岁儿童,一次0.15g-0.3g,一日1次。.

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

·肌肉注射:每次0.15-0.25q。详情请遵医嘱

对乙酰氨基酚咀嚼片

口服,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kg) 每次用药量(ml)

1-3 10-15 0.08-0.16

4-6 16-21 0.16-0.24

7-9 22-27 0.24-0.32

10-12 28-32 0.32

对乙酰氨基酚口腔崩解片

口服,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kg) 每次用药量(ml)

1-3 10-15 0.08

4-6 16-21 0.16

7-9 22-27 0.16-0.24

10-12 28-32 0.24-0.32

对乙酰氨基酚丸剂

口服,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kg) 每次用药量(ml)

1-3 10-16 0.075

4-6 16-21 0.1

7-12 22-32 0.15

对乙酰氨基酚糖浆

口服,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kg) 每次用药量(ml)

1-2 10-15 0.12-0.192

3-6 16-21 0.192-0.24

7-9 22-27 0.24-0.288

10-12 28-32 0.288-0.36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

口服,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kg) 每次用药量(ml)

1-3 12-15 0.096

4-6 16-21 0.16

7-9 22-27 0.256

10-12 28-32 0.32

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

口服,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kg) 每次用药量(ml)

1-3 10-15 0.1-0.15

4-6 16-21 0.15-0.2

7-9 22-27 0.2-0.3

10-12 28-32 0.3-0.35

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

口服,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kg) 每次用药量(ml)

1-3 10-15 0.12-0.192

4-6 16-21 0.192-0.24

7-9 22-27 0.24-0.288

10-12 28-32 0.288-0.362

注:儿童用药须在医生指导和成人监护下进行

给药说明

给药方式说明

·口服给药

1.本药口腔崩解片无需用水或只需少量水,也无需咀嚼,将其置于舌面,迅速崩解,接吞咽动作入消化道起效。婴幼儿及儿童使用本药口腔崩解片必须先加少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后再服用。

2.本药干混悬剂服用时,需加温开水配成乳剂后服用。

3.本药泡腾片需用温开水溶解后服用。

4.本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日,用于镇痛不超过5日。

·直肠给药:将栓剂圈锥头部分朝向肛门,轻轻塞入,并用小指将栓粒推入肛门,使粒尾端距肛门口约2厘米。

给药间期、给药注意事项

·给药前应注意患者的肝、肾功能,对长期较大剂量用药者应定期复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服用后,疗效不显著者宜就医改用其他药物。

·本品与水杨酸类或其他类NSAIDs不官同时长期(>5天)服用。

用药监测

给药前应注意检查肝、肾功能,对长期较大剂量用药者应定期复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

不同厂商所生产的相同药品或存在说明书内容不一致的情况,若您在用药前发现药品说明书内容不一致的情况,请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用后须知

大量或长期用药可导致造血系统和肝、肾功能损害。过量使用本品可引起严重肝损伤,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请严格按药品说明书用药。

使用本品可能干扰血糖、血清尿酸、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的测定。因此,就诊时请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切记不可因为漏用而一次使用两倍剂量,以免引起毒性反应。如果您不能确定用药剂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一般多久可以起效?

本药口服后约0.5小时起效,1-3小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

对乙酰氨基酚的药效一般可以维持多久?

普通口服制剂药效维持时间约为3-4小时,缓释制剂可维持药效约8小时。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了应该怎么办?

用药超量(包括中毒量)时,可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厌食及多汗等症状,一般可持续24小时;2-4天内可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或黄疸;第3-5天,肝功能异常可达高峰,第4-6天可出现明显的肝功能衰竭[表现为肝性脑病(精神、神志障碍、躁动、嗜睡)、抽搐、呼吸抑制及昏迷等症状]以及凝血障碍、胃肠道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低血糖、酸中毒、心律失常、循环衰竭或肾小管坏死等。

用药过量中毒(一日量>10g)的处理措施:

应及时就诊,采用洗胃或催吐方式,并给予拮抗药N-乙酰半胱氨酸,不得使用活性炭(可影响拮抗药的吸收)。

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时应按体重口服140mg/kg,然后以70mg/kg每4小时1次,共用17次;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给药。具体措施应就诊后由医生处理。

对乙酰氨基酚有哪些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少数人可能会头晕、腹泻,个别患者还会出现幻觉或精神症状,但一般都比较轻微。

使用常规剂量时多数人不会出现明显不适。该药对肠胃刺激较小,通常不会引发消化道出血。但有小部分人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皮肤过敏(起红疹、发痒等)、肝炎或血小板减少。

若长期大量服药,特别是肾功能较弱的人群,可能引发肾部剧痛、急性肾衰竭(排尿减少、全身中毒症状)或慢性肾损伤(药物导致的肾病)。心血管方面,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或脑中风。对于阿司匹林过敏的人群,该药可能加重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

服药期间偶尔会出现出汗、脸色发白、皮肤红疹、荨麻疹或药物热。血液方面,单次服用超过8-10克或每天服用超过3-5克时,可能影响凝血功能。极少数情况下可能诱发特定类型的血液疾病。

出现皮疹或过敏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发现消化道出血或溃疡时必须停止用药。由于个体差异和用药情况不同,服药期间需特别注意身体反应。若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联系医生,根据情况可能需要监测血压心跳、呼吸等指标,以便获得专业医疗指导。

什么情况下需要立即停止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当出现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如用药后出现癌痒、皮疹,尤其出现口腔、眼、外生殖器红斑、糜烂等,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此外,如用药期间出现上述不良反应,请及时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轻重判断是否应停药。

什么情况下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用药期间如发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或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上腹胀痛、尿黄、目黄、皮肤黄染等可能与肝损伤有关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出现肝功能损害如肝区疼痛、肝肿大或黄疸,或肾功能损害如少尿、尿毒症,以及出现其他较难耐受的不良反应症状时也请立即停药就诊。

相关产品